首页>摩西学院>跟我学交易>高级历程>高手分享

    最精彩的五封信:来自巴菲特一生的精华

    巴菲特最值得读的五封信

    1、首先是网上可以查询到的最早期公开信——1977年致股东信,当时巴菲特在信中提出,盈利如何是衡量管理表现的好方法:

    除了特殊情况(比如企业的负债权益比异常高,或者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重要资产的价值并未实现)以外,我们认为管理经济的表现更适合用股权资本的回报来衡量。

    1977年,我们的营业收益与期初股权资本比率达到19%,略高于上年,也高于我们自己的长期平均水平和美国业内总体水平。

    我们的每股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7%,但期初资本也增长了24%,每股收益增幅显然没有数字乍看上去的那么多。

    2、在1983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提到,伯克希尔投资的公司应具备重要的“经济商誉”(economic goodwill):

    我们拥有多家具备经济商誉(其中自然包括内在的商业价值)的企业,他们的经济商誉远超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和面值中体现的财会商誉。

    ……即使永远都不考虑商誉及其摊销,你也可以衣食无忧。可投资和管理领域的学生应该了解有无考虑商誉的微妙区别。

    我自己的想法和35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当年我受到的教育是要看重有形资产,关闭那些大部分价值取决于经济商誉的公司。

    因为那样的偏见,我疏忽大意,犯了许多经营企业的关键错误,不过错误的数量在所有决策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3、第二年,在1984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特别提到了伯克希尔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NFM)的交易。巴菲特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91岁的Rose Blumkin的超级粉丝,他在信中称Blumkin为“B女士”:

    很多人问我,Blumkin一家人做生意有什么秘诀,其实那些诀窍没有多深奥难懂,这家人全都:

    1、怀有极高的热情、投入极大的精力,(美国人学习的楷模)富兰克林(Ben Franklin)和阿尔杰(Horatio Alger)和他们相比就像逃学生;

    2、很现实,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长是哪个领域,果断处理该领域的所有事务;

    3、即使是上述特长领域以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视而不见;

    4、对任何人都以诚相待,(B女士将行为准则归纳为“说老实话、卖便宜货”)

    我们对B女士及其家族的评估结果可以从我们收购他们公司90%的股权中体现:

    NFM从未做过审计,我们也没有要求过;我们既没有做财产清查,也没有核实收据真伪;我们没有核查产权。

    我们就给了B女士一张5500万美元的支票,她给了我们她的承诺。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由此足见巴菲特当年对NFM的管理层有多么信任。

    4、巴菲特是保险业的长期投资者。在2001年致股东信中,他描述了保险业的经济形势,这样写道:

    保险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业务,不过其他方面也很重要。因此,要了解伯克希尔,有必要了解怎样评估一家保险公司。

    巴菲特在信中回顾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还提到这次恐怖袭击怎样改变了保险行业:

    “九·一一”表明,我们的General Re 公司实行的第1和第2项规定存在严重的弱点。设定价格和评估累计风险方面,我们要么高估、要么否认大规模恐怖事件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我们还忽视了相关的承保因素。

    例如承保财产定价,我们过去考察及考虑的只有预计可能因风暴、火灾、爆炸和地震产生的成本。

    但历史上最大的投保财产损失全都并非源于以上因素。简言之,我们在保险业承包方面的根本错误在于我们把焦点放在过往经历,并没有侧重于危险。所以我们会假定,如果存在大的恐怖主义风险,我们不会收到分毫保费。

    5、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致股东信,那年投行雷曼兄弟倒闭,此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考虑到投资者在那一年接受了一些教训,巴菲特在信中谈到很多方面,比如提及衍生品的危险,它是影响危机的一个主要因素。

    既然是保险业的长期投资者,巴菲特也有不少衍生品工具方面的经验。

    他这样写道:

    实际上,近来的事件体现出,大型金融机构的某些大腕首席执行官(或者前首席执行官)无法管理一家衍生品业务庞杂的公司。

    查理和我都是不幸的这类人:伯克希尔1998年收购General Ge,我们知道没法对账面上2.3218万份衍生品合约拿主意,那些合约有884位对手方(其中许多我们闻所未闻)。

    所以,我们决定结束这些业务。当时我们没有任何压力,在我们退出的时候市场运行良好,可我们还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了结了大部分生意,损失超过4亿美元。

    完全退出以后,我们对衍生品的感觉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我比认识你之前更喜欢你了。

    “透明度”提高了,衍生品产生的问题不会解决。我对通报机制一无所知,那种机制会说明并衡量庞大又复杂的衍生品投资组合里存在的风险。

    审计师无法审计这些合约,监管机构也不可能监管它们。

    当我读到一些公司的财报“披露”内容涉及这些衍生品工具时,我最终只是觉得自己不晓得他们的投资组合在发生什么情况(然后我就会去吃点(消热镇痛的)阿司匹林)。

    友情链接

    瑞士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新西兰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CTV证券资讯网和讯外汇福布斯中文网路透中文网美联社新浪外汇金融界外汇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美国全国期货协会 (NFA)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 (CFTC)澳洲证券投资委员会 (ASIC)新西兰金融管理局(FMA)塞浦路斯证监会(CYSEC)

    常见问题|风险披露|隐私保障政策|条款及条件

    QQ免费咨询平台:61132707|辽ICP备2021008223号

    © 2010-2020 mxtrading Global.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0411-39520097

    在线客服

    关注摩西公众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